盲人参加残奥会为什么要有领跑员 双方之间的默契、信任、尊重是基础

罗三岁 首发 2021-08-17 11:00:23
关注

残奥会的比赛中,拥有视觉障碍的运动员是可以参加田径比赛的,包括短跑、长跑等比赛,但由于看不见,盲人田径运动员缺乏相应的方向感与空间感,所以需要一名成绩优秀的男性运动员来担任领跑员。

盲人运动员与领跑员

盲人运动员与领跑员

这个领跑员也并不是谁都能够担任的,几乎都是从体校中挑选到专业的田径运动员,虽说成绩算不上全国顶尖水平,但也能够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。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,中国短跑领跑员基本都是30岁以下的男性,身高在1.80米-1.85米之间,且近四年内在市级以上运动会上,100米短跑的电子计时成绩不低于11秒20。

两人通常通过一根特制的手环将彼此紧紧相连,例如使用结实的书包带缝成一个圈,外面再缠上几层羽毛球拍的手胶。而领跑也有许多要注意的,太快或者太慢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节奏,双方不能相差五十厘米,在冲线时刻,必须要让盲人运动员触线。

而双方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后,默契、信任以及尊重成为了成功的最关键因素。盲人运动员必须将所有信任都给到了身旁的领跑员,领跑员身上扛着一份保证、责任,要在保证盲人运动员安全的情况下,引领运动员取得最好的成绩。他们不仅仅作为盲人的“眼睛”,更是身边的一份坚实的力量,许多盲人运动员与领跑员冲线后,有的泣不成声,有的拥抱庆祝,双方的情谊早已超过搭档、队友。

在运动员获奖后,领跑员也能够获得一枚金牌,但是记录中永远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,他们默默奉献着自己,做着平凡中最不平凡的事。除了在赛场上双方配合默契,很多领跑员还要负责照顾运动员的日常生活,两人相处起来仿佛亲人一般。

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

推荐阅读 更多
最新文章 更多
热门标签